最新文章

未來資產推出Global X 恒生科技ETF加強ETF產品組合

未來資產推出Global X 恒生科技ETF (2837)旨在擴大於科技主題的戰略佈局 未來資產在香港上市的25個ETF將能夠滿足投資者對創新和主題式投資產品不斷增長的需求 香港2023年3月30日 /美通社/ —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簡稱「本公司」或「未來資產」)今天宣布推出 Global X 恒生科技ETF (2837) ,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廣泛和高效的投資工具,以投資高增長潛力的創新科技行業。 Global X 恒生科技ETF (2837) 追蹤恒生科技指數。該指數代表在香港上市的30家最大且業務與科技主題高度相關的科技公司。該指數覆蓋科技、非必需性消費、醫療保健、工業和金融業,尤其是雲端、數碼、電⼦商貿、⾦融科技、互聯網或自主活動等科技主題⾼度相關。 恒生科技指數包括香港一些最具創新性和動態的公司,截至2023年3月28日,其總市值約為9.8萬億港元[1]。 作為創新投資解決方案的領先ETF發行人,未來資產一貫為客戶提供動態和新興的行業投資機會。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行政總監趙玩衍先生表示:「我們很高興推出Global X 恒生科技ETF (2837),為投資者提供了一個簡單而高效的方式以投資在香港快速增長的科技行業。未來資產在其主題式產品陣容中引入這隻『 寬基』廣泛科技指數型ETF,表明我們致力於提供創新的投資方案,以滿足該區域客戶不斷變化的需求。」 香港交易所剛公佈有關設立新特專科技公司上市機制,將於2023年3月31日生效,這將為新經濟板塊包括人工智能提供新的上市渠道。 「隨著最近對科技公司上市有利的市場發展,以及人工智慧(AI)技術的進步,我們認為科技領域的增長潛力是長期和可持續的。」 趙玩衍先生補充。 Global X 恒生科技ETF (2837) 跟蹤恒生科技指數,其首12個月的總費用率以0.45%為上限,適用於零售和機構投資者,並在香港證券交易所的正常交易時間內進行交易。計及2837,本公司在香港共有25隻ETF上市,包括主題式增長、ESG、核心型、收益型和商品型ETF。 關於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集團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集團(「本集團」)是一間資產管理公司,截至2022年12月底,資產管理規模逾1980億美元[2]。本集團提供多種投資產品,包括互惠基金、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和另類投資產品。本集團在全球設有20個辦事處,擁有超過1,000名員工,其中包括200名投資專業人士。 本集團的全球ETF平台在擁有超過490隻ETF,產品陣容龐大,可為投資者提供優質、高成本效益的投資產品,捕捉全球市場的新興投資主題及顛覆性科技。[3] 本集團管理的ETF資產總額達820億美元,並在澳洲、巴西、加拿大、哥倫比亞、香港、印度、日本、韓國、越南、英國和美國上市。[4]  關於Global X ETFs Global X ETFs 於2008年成立。十多年以來,我們的使命是為投資者提供前所未有及明智的投資方案。 我們的產品陣容包括180隻ETF投資策略,資產管理規模超過416億美元[5]。我們以主題式增長、收益及投資於國際市場的ETF見稱。同時,我們更提供核心、商品及Alpha等的基金,以滿足更廣泛的投資目標。Global X 為未來資產金融集團的成員之一,未來資產作為環球金融服務的領先企業,資產管理規模超過4820億美元[6]。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網站(英文版): https://www.am.miraeasset.com.hk/ Global X ETFs 香港網站: https://www.globalxetfs.com.hk/zh-hant/ 重要資料 投資者請勿單憑本文件作投資決定,應閱讀本產品的基金說明書所載的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包含風險。過往業績不代表將來表現。概不能保證本金會獲得償還。投資者應注意: 1.  Global X恒生科技ETF( “本基金” )試圖提供在扣除費用及開支前與恒生科技指數(「相關指數」)表現緊密相關的投資回報。 2.  本基金的投資集中於科技主題公司。許多對科技主題具有較高業務投資的公司具有相對較短的經營歷史。與其他經濟行業相比,科技公司的特點往往是價格表現波動相對較大。科技行業的公司亦面臨激烈的競爭,政府亦可能會大幅度干預,這可能會對利潤率產生不利影響。急速發展可以導致該等公司提供的產品和服務過時。該等公司亦可能面臨知識產權或牌照損失或損害的風險、網絡安全風險以導致於法律、財務、運營和聲譽層面上有不利影響。 3.  本基金的投資集中於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且活躍於科技行業的公司的證券,相對於更多元化的全球投資組合,可能導致本基金的價值出現較大波動。本基金的價值可能更容易受到對科技行業構成不利影響的經濟、政治、政策、外匯、流動性、稅務、法律或監管事件所影響。 4.  由於相關指數追蹤註冊成立地或大部分收入來源或主要營業地點為大中華區的證券表現,因而承受集中性風險。因此,本基金的資產淨值可能會較基本面廣的基金更加波動。 5.  作為證券借貸交易的一部分,由於借出證券定價不準確或借出證券價值變動,故存在抵押品價值不足的風險。這可能導致本基金蒙受重大損失。借用人可能無法按時或甚至根本不能歸還證券。本基金可能因此蒙受損失,而追回借出的證券亦可能有延誤。這可能限制本基金根據變現要求履行交付或付款責任的能力。 6.  本基金的單位於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的成交價乃受單位供求狀況等市場因素帶動。因此,單位可能以對比其資產淨值的較大溢價或折讓買賣。 7.  從資本中及/或實際上從資本中撥付分派,意即退還或提取投資者原先投資或當中應佔任何資本收益的部分款項。任何分派如涉及從本基金的資本中或實際上從本基金的資本中撥付股息,可能會導致本基金每單位資產淨值即時減少,並將減少可供本基金未來投資的資本。 免責聲明 本文件僅供香港投資者使用。本文件僅為提供信息和說明目的,僅供閣下使用。本文件並非招攬、要約或建議買賣任何證券或其他金融工具。本文件所載信息僅作為㇐般市場評論提供,並不構成任何形式的受監管金融建議、法律、稅務或其他受監管服務。 本文件中包含的某些陳述是對未來預期的陳述和其他前瞻性陳述。觀點、意見和估計可能會在沒有通知的情況下發生變化,並基於㇐些假設,這些假設可能會或不可能最終實現或被證明是準確的。實際結果、業績或事件可能與該等陳述有重大差異。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我們不能保證基金的表現會產生回報,亦可能出現沒有回報或損失投資金額的情況。它可能不適合不熟悉相關證券或不願意或無法承擔該投資的損失和所有權風險的人士。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投資者應閱讀基金說明書以了解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者應確保其完全了解與本基金有關的風險,並應考慮自己的投資目標及風險承受能力。投資者在作出任何投資前,應尋求獨立專業意見。 本文件所提供的資料及意見乃從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MAGIHK」)認為可靠的來源取得或得出,但我們對其準確性或完整性不作任何聲明。投資者應自行決定是否依賴本文件中的資訊。 產品、服務和信息可能不在你的管轄範圍內提供,可能由MAGIHK的關聯公司、子公司和/或分銷商根據當地法律和法規提供。本文件不針對任何禁止提供本文件的司法管轄區的任何人。 禁止提供本文件的人員或上述人員以外的人員不得使用本文件。閣下有責任了解並遵守任何相關司法管轄區的所有適用法律和法規。請向閣下的專業顧問諮詢有關閣下所在司法管轄區的產品和服務可用性的進㇐步信息。 發行者: 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由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根據《證券及期貨條例》獲得第1、4和9類受規管活動的許可),本文件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或轄區內的適用監管機構審閱。未經MAGIHK明確的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複製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或在任何其他出版物中引用本出版物的任何部分。 版權2023。未來資產環球投資(香港)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權利。  [1] 資料來源:恒生指數,截至2023年3月28日。 [2] 資料來源:未來資產,截至2022年12月31日。 [3] 資料來源:未來資產,截至2022年12月31日。 [4] 同上。  [5] 資料來源:Global X,截至2022年12月31日。 [6] 資料來源:未來資產,截至2022年9月。  

捷邁邦美採用ONE Planner Hip軟件的ROSA HIP系統榮獲大獎

這款產品在2023年《Healthcare Asia》醫療技術獎評選中,獲得年度最佳骨科產品創新獎 新加坡2023年3月30日 /美通社/ — 全球醫療技術領域的領導者Zimmer Biomet Holdings, Inc.(紐約證券交易所 (NYSE) 和瑞士證券交易所 (SIX) 股票代碼:ZBH)今天宣佈,該公司採用ONE Planner™ Hip軟件的ROSA HIP®系統,在今年的《Healthcare Asia》醫療技術獎 (Healthcare Asia Medtech Awards) 評選中,榮獲「年度最佳骨科產品創新獎」 (Orthopaedic Product Innovation of the Year)。 作為精確的個性化機器人系統,ROSA HIP®系統能夠讓進行直接前方入路手術的外科醫生,根據各個病人獨有的解剖結構的實時螢光檢查反饋,評估和執行手術方案,同時與他們的手術工作流程無縫整合。作為ZBEdgeTM Dynamic IntelligenceTM的一部分,ROSA HIP®系統由外科醫生專門為外科醫生開發,作為一種準確高效的外科手術助理,該系統還能生成有意義的數據。 ONE Planner™ Hip是一款易於使用的術前規劃軟件,專門針對首次全髖關節置換。利用自動計劃模式,外科醫生能夠在五分鐘內,憑借標準X射線圖像,制定術前方案。如果讓坐姿和站姿側位X射線檢查結合前後位X射線圖像的話,那麼ONE Planner™ Hip可以採用可選擇配置的脊柱骨盆移動性評估工具。這款基於網絡的規劃軟件無需現場安裝,其工作流程也沒有額外的步驟。 捷邁邦美 (Zimmer Biomet) 亞太區總裁Sang Yi表示:「很榮幸我們的ZBEdge™ Dynamic IntelligenceTM套件能夠獲得《Healthcare Asia》雜誌的表彰,這是捷邁邦美連續第三年獲此殊榮。」 Sang Yi補充說:「進行機器人輔助外科手術的目的是,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體驗和療效。捷邁邦美致力於通過支持多種應用的單一平台,提供全面的骨科機器人解決方案。採用ONE Planner™ Hip軟件的ROSA HIP®系統是ZBEdge™ Dynamic IntelligenceTM的組成部分,而ZBEdge™ Dynamic IntelligenceTM能夠整合捷邁邦美的數字、機器人和植入技術,在全程治療期間,連接和收集客觀數據。」 捷邁邦美簡介 作為全球醫療技術領域的領導者,捷邁邦美擁有一整套產品組合,旨在最大限度提高移動性和改善健康。我們通過創新產品,以及一套集成化數字和機器人技術,利用數據、數據分析和人工智能,以無縫的方式轉變患者體驗。 捷邁邦美擁有90多年值得信賴的領導經驗和公認的專業知識,能夠為患者和醫療服務提供方帶來最高質量的解決方案。如今,我們的傳統通過我們的演化與創新進步文化得到發揚光大。 我們的業務遍及全球超過25個國家,產品銷往100多個國家,如需詳細瞭解我們的產品組合,或想要瞭解如何加入我們團隊,請訪問www.zimmerbiomet.com或在Twitter上關注捷邁邦美(www.twitter.com/zimmerbiomet)。

綠葉制藥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

創新兌現,營利雙升,開啟全球化高質量增長 煙台2023年3月30日 /美通社/ — 綠葉制藥集團(2186.HK)於今日發布2022年全年業績及當前業務進展。 報告期內,集團營業收入約為59.8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5.0%;正常化EBITDA約為19.6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4.8%;正常化股東應占淨利潤約為8.86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1.8%。 在”創新+國際化”雙輪戰略驅動下,集團基本面強勢向上,後續增長路徑明確:國內多個新藥獲批上市的同時,海外亦迎來Rykindo®(利培酮緩釋微球注射劑)在美獲批的振奮消息,推動集團全球化運營開啟新篇章;新產品與成熟產品協同發力,助推集團營收和利潤雙增;控股子公司博安生物成功登陸港交所,生物藥全球戰略大步向前……集團運營基本面發生顯著變化,全球市場開啟新一輪高質量增長。 一、創新兌現勢如破竹 多年來的創新布局和堅定投入助力集團的全球在研管線步入”豐收季”。集團聚焦”新型制劑”、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三大研發平台,關鍵技術屢獲突破,2021年至今實現多款新藥在國內及海外獲批: 基於新型制劑平台:Rykindo®在美國獲批,成為中國首個在美獲批的中樞神經系統(CNS)新藥;該產品在中國也已獲批,商品名為瑞欣妥®;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貼劑在歐洲多國獲批; 基於新分子實體平台:若欣林®(鹽酸托魯地文拉法辛緩釋片)在中國獲批,為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治療抑郁症的化藥1類創新藥; 基於生物抗體平台:博優倍®(地舒單抗注射液,普羅力®生物類似藥)在中國獲批,為全球首個獲批上市的地舒單抗生物類似藥;博優諾®(貝伐珠單抗注射液,安維汀®生物類似藥)在中國獲批。 二、成熟品種企穩回升 集團多款獨家產品具有差異化競爭優勢、在臨床應用上獲得醫生和患者廣泛認可,且集采、醫保等政策端因素對成熟產品的影響逐漸消弭。在更多循證醫學的積累和支持下,這些長青品種持續為集團貢獻穩健的現金流,構築堅實的商業化底盤。 腫瘤領域的獨家產品力撲素®(注射用紫杉醇脂質體)重歸雙位數增長並以原醫保支付標准續約2022版國家醫保目錄;CNS領域的原研產品思瑞康®(富馬酸奎硫平片、緩釋片)在海內外市場地位穩固,銷售穩中向好。 獨家產品天然調脂藥物血脂康維持高速增長,集團攜手業務伙伴打造三高共管的一級預防體系,助力業務再創新高;用於軟組織腫脹、靜脈性水腫的歐開®(七葉皂甘鈉片)銷量持續走高,後續增長空間廣闊。 三、新品上量蓄勢待發 多個新產品的上市助力集團營收從過往的單品支撐邁向矩陣賦能。聚焦腫瘤、CNS等核心治療領域,新老產品高效協同為一支戰略性梯隊,保障集團業務從短期到中長期的高質量增長。 在研發難度大、入局者較少的CNS領域,集團經過多年積累,已形成較有優勢的國際化研發、注冊臨床、供應鏈與商業化能力,並擁有豐富的產品組合,構築起中長期增長的”護城河”:Rykindo®/瑞欣妥®、若欣林®、利斯的明多日透皮貼劑等創新成果觸達中、美、歐等全球醫藥市場,與思瑞康®有效協同,助力集團”成為全球CNS治療領域領導者”戰略目標的加速實現。 在臨床需求亟待滿足的腫瘤領域,博優諾®上市後迅速放量並於2022年新增兩項新適應症,另有多款新藥有望於今年獲批上市,推動集團在該治療領域保持強勁增長勢頭。 四、未來3年,多個新藥開啟全球化高質量增長 集團在近三十年的發展歷程中,始終堅持”創新”與”國際化”戰略,這是實現上述斐然成績的”制勝法寶”,也是後續增長的動力引擎。Rykindo®在美國成功獲批,標志著集團”自主出海”之路揚帆起航,進一步打開全球業務增量市場。憑借集團”全球研發-全球制造-全球市場”完整運營體系和領先的國際商業化能力,未來3年內多個新藥有望在全球范圍內實現卓越上市。 僅在今年:LY01005(注射用醋酸戈捨瑞林緩釋微球)有望作為全球唯一的戈捨瑞林微球制劑在中國獲批;LY01017(注射用蘆比替定)作為近26年來唯一獲得美國FDA批准的用於治療復發性小細胞肺癌的新分子實體,預期將在中國香港獲批,其在中國內地亦處於上市申請准備階段。 除了上述2個項目,集團另有6個項目處於上市審評階段、8個項目處於3期/關鍵性試驗/上市申請准備階段,涵蓋中、美、日、歐等市場。其中: LY03010(棕櫚酸帕利哌酮注射液)在中國處於上市審評階段、在美國的關鍵臨床試驗達到預設終點、在歐洲獲准開展臨床試驗;LY03003(注射用羅替戈汀緩釋微球)在中國處於上市申請准備階段,並在美國、日本開展臨床試驗;LY021702(羥考酮納洛酮緩釋片)在中國處於上市審評階段;BA1102(地舒單抗注射液,安加維®生物類似藥)在中國處於上市審評階段,並在歐洲和美國進行研發;BA5101(度拉糖肽注射液,度易達®生物類似藥)在中國處於3期臨床階段,為全球首個進入3期臨床的度拉糖肽生物類似藥。此外,生物藥在研管線另有多個具有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創新抗體已進入臨床階段。 展望2023年,集團將繼續以”創新”為驅動、以”國際化”為路徑,保障重點在研項目高效、高質量地在全球市場卓越上市的同時,持續深耕全球商業化體系與營運能力,推動集團業務在全球范圍內的高水平遷躍,實現公司業績的強勁增長,為患者、股東和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關於綠葉制藥集團 綠葉制藥集團是致力於創新藥物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國際化制藥公司。綠葉制藥在中國、美國和歐洲設有研發中心,擁有超過30個中國在研藥物和10多個海外在研藥物。綠葉制藥在微球、脂質體、透皮釋藥等先進藥物遞送技術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新分子實體、生物抗體領域收獲多項創新成果,並在細胞治療、基因治療等領域進行了積極布局和開發。 綠葉制藥深度布局全球供應鏈體系,已在全球建有8大生產基地,超過30條生產線,並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GMP質量管理和控制體系。公司現有30余個上市產品,產品覆蓋腫瘤、中樞神經系統、心血管、消化與代謝等治療領域;業務遍及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中國、美國、歐洲、日本等全球主要醫藥市場,以及高速增長的各地新興市場。  

Sucden Financial 為客戶提供以單一賬戶進入中國三大商品市場的途徑

英國倫敦2023年3月29日 /美通社/ — 多資產執行、清算和流動性供應商 Sucden Financial 欣然宣佈,其客戶現在可以利用單一賬戶,直接透過電子方式交易中國向國際參與者提供的所有 25 種期貨和期權合約,同時亦可投資其他環球市場。 Sucden Financial 現在是三大市場——上海國際能源交易所(Shanghai International Energy Exchange,英文簡稱「INE」)、大連商品交易所(Dalian Commodity Exchange,英文簡稱「DCE」)、鄭州商品交易所(Zhengzhou Commodity Exchange,英文簡稱「ZCE」)——的境外中介機構(Overseas Intermediary,英文簡稱「OI」)。作為境外中介機構(OI),Sucden Financial 可以為國際客戶提供快速擴展的合同清單,包括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INE)上的銅、原油、低硫燃料油、橡膠;大連商品交易所(DCE)的鐵礦石、棕櫚油、大豆、豆油、豆粕;以及鄭州商品交易所(ZCE)上架的精對苯二甲酸、菜籽油、菜籽粕、花生仁。 加入這三個中國交易所後,Sucden Financial 的客戶可透過單一賬戶在眾多世界主要商品市場進行交易,從而獲得增強的套利和風險管理能力。Sucden Financial 亦是倫敦金屬交易所(London Metal Exchange)的主要第 1 類成員(Category 1 Member),可直接獲得 CME 的 基礎金屬 期貨和期權合約。 Sucden Financial Limited 行政總裁 Marc Bailey 在評論該公告時表示: 「我們欣然為客戶提供進入中國這個世界最大商品消費國的三大期貨市場的途徑。由於我們在中國的長期合作關係和我們訂製的資訊科技平台,Sucden Financial 現在可以為客戶提供跨主要商品市場無縫交易的能力,並在日益複雜的環球環境中透過單一賬戶把握機會。」 Sucden Financial 簡介 憑藉在商品期貨和期權交易方面的歷史和傳統,Sucden Financial 不斷發展並持續多元化,成為全球領先的外匯、固定收益和商品多資產執行、清算和流動性供應商。 Sucden Financial 在金融市場擁有 50 年的輝煌業績紀錄。自 1973 年成立以來,該公司它一直得到母公司 Sucden 集團(世界首屈一指的軟商品貿易集團之一)的支持,同時在日常交易業務中保持完全獨立。 Sucden Financial Limited 由英國金融市場行為監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授權和監管。 twitter.com/SucdenFinancial linkedin.com/company/sucden-financial/sucdenfinancial.com  

東軟教育公布2022年年度業績

數字化利好加持,以科技賦能智慧教育  香港2023年3月29日 /美通社/ — 東軟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東軟教育」或「公司」;股份代號:9616.HK)董事會欣然宣布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經審核綜合業績。 2022年,東軟教育持續踐行高質量內涵式發展路線,加快建設「4S」特色產品服務模式,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公司經營業績穩健提升,實現收入約人民幣1,548.4百萬元,同比增長13.6%;毛利約人民幣666.7百萬元,同比增長12.7%,毛利率為43.1%;公司全年淨利潤385.4百萬元,同比增長28.0%;經調整歸母淨利潤380.6百萬元,同比增長23.0%;每股基本盈利0.59元人民幣,同比增加37.2%;每股股息為16.5港仙,同比增加17.0%。 品牌聲譽蒸蒸日上 學歷教育綜合實力備受認可 東軟教育運營的大連、成都及廣東三所大學,其優質的辦學質量得到學生、家長及社會的廣泛認可。2022-2023學年,三所大學新生報到人數超1.7萬人,較2021-2022學年增長17%;三所大學的在校生人數突破五萬人,再創歷史新高。據第三方數據統計,東軟教育畢業生平均薪酬穩步上升,各高校就業率均高於全國非雙一流高校平均水平。 報告期內,三所大學新增4個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和4個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至此,合計獲批25個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包含8個國家級建設點),其中大連學院的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達7個,獲批數量領跑全國民辦高校,為東軟教育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和輸出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以科技賦能智慧教育 教育資源輸出業務規模持續擴大 東軟教育以科技賦能智慧教育為主線,憑藉安全可靠的大數據平台支持,將三所大學經過實踐驗證的先進教育理念、模式、體系、標準等數字化、產品化、平台化,持續打造覆蓋多維度的體系化教育產品與教學資源,構建完善了PaaS(平台即服務)、SaaS(軟件即服務)、CaaS(內容即服務)、DaaS(數據即服務)「4S」產品服務體系,為合作院校教育改革和創新賦能,為教育資源輸出業務的拓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2年,公司智慧教育平台、教學內容與實驗實訓室等多種產品實現收入約人民幣8,200萬元,與2021年同期相比提高19%,產品銷售再上新台階。 2022年公司還與69所院校展開了產業學院和專業共建合作,覆蓋學生近2.5萬人,實現收入約人民幣8,000萬元,同比增長54%。此外,公司與8所新院校簽訂了專業共建或產業學院共建合作協議,計劃於新學年開展合作,實現了全面突破。 打造東軟特色繼續教育體系 樹立良好IT培訓業界口碑 2022年,東軟教育持續完善「質量立足、開放共享、線上線下融合」的東軟特色繼續教育體系,為個體學習者和組織的持續發展賦能。 截至2022年底,公司已取得了19項國家級、18項省級及26項市級培訓資質。公司繼續優化升級「東軟教育在線」平台,圍繞個體用戶的職業技能等級認證以及機構用戶的互聯網+在線學習平台項目等內容開設了400餘門課程。公司還於2022年推出了為個體學習者提供IT職業技能提升培訓服務的專業頻道「東軟IT雲學堂」,搭建了130個課程產品及10項轉化的一級產業項目。 在2022年疫情散點式爆發的形勢下,公司不斷擴大繼續教育業務市場份額並增强品牌影響力,線上線下融合交付的方式受到了客戶的廣泛認可。在2B培訓方面,為43家機構實施了112個 培訓項目,服務學員近8,000名,實現收入約人民幣2,600萬元。在2C培訓方面,為1.4萬余名學員提供技能培訓服務,實現收入約人民幣4,900萬元。 隨著國家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進一步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以及推動教育數字化轉型等重大戰略舉措,面對廣闊的市場需求,東軟教育將以提質培優為主線,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做强學歷教育,做大教育資源輸出和繼續教育服務兩翼業務,繼續鞏固公司在數字化人才教育服務領域的領先地位,為公司持續性發展和教育賦能積蓄力量,為數字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高質量數字化人才。 聯繫人:Lin Wei, weilin@neuedu.com, +85237953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