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昕力資訊將於越南南草健工業園導入 AI 結合 ESG 方案 打造永續科技生態園區典範

臺北2025年3月31日 /美通社/ — 昕力資訊(7781)與越南合作夥伴 ESG 顧問公司 GGI Technology 攜手當地知名生態工業園區南草健(Nam Cau Kien Industrial Park)進行園區全面數位轉型,雙方於 27 日完成簽約後將透過導入結合 AI 的 ESG 產品,共同為工業發展打造智慧永續新模式,進一步強化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社會責任(Social)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助力越南政府實現 2050 年淨零碳排的目標。 前排中間為 GGI Technology 執行長 Ms. Nguyen Thuy Anh(左)與 Shinec 董事長 Mr. Pham Hong Diep(右)持合約握手合影。昕力資訊副總經理簡怡雯、越南昕力資訊總經理 Mr. Do Vuong Phong、ESG 專家 Dr. Nguyen Kim Anh,以及 Shinec 高層出席當日簽約儀式。 園區導入綠能科技 全面落實低碳永續 位於北越海防市的南草健為越南首座生態工業園區,自 2008 年創立以來,便以推動永續工業發展為經營理念,吸引了不少國內、外知名大廠進駐,近年與 ESG 顧問公司 GGI Technology 合作,落實園區內的永續管理,而昕力資訊以兩大 ESG 產品—GreenSwift 與 ElectriSwift 全力助攻,從園區內的碳盤查到能源管理,有效檢測碳排並提升能源效率。智慧碳管理平台 GreenSwift 協助企業自動蒐集碳數據,分析後可生成符合國際標準(如:ISO 14064 與 IPCC)的盤查報告,實現高效合規的碳管理策略。智慧能源管理系統 ElectriSwift 能提供即時用電數據,依據環境條件 AI 自動調控空調與燈光,並偵測用電異常,進一步提升 ESG 表現並降低能耗。 台、越關鍵策略夥伴聯手 共創 ESG 永續新動能 GGI Technology 執行長 Nguyen Thuy Anh 表示:「GGI 的使命是協助企業邁向綠色轉型,將 ESG 化作企業成長的核心策略,而致力將 ESG 願景與承諾付諸實踐、全力推動越南綠色工業轉型的南草健無疑是最理想的合作夥伴。」 南草健投資方 Shinec 股份公司董事長 Pham Hong Diep 表示:「我們放眼成為綠色工業的新典範,秉持著經濟成長、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並重的理念,致力將南草健透過數位科技打造成智慧永續的生態工業園區。海防市是這場永續轉型的起點,未來我們將持續擴展至全國各地,推動永續投資與 ESG 創新,實現綠色發展的長遠願景。」 越南科技翰林院(Vietnam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G 專家 Dr. Nguyen Kim Anh 表示:「真正的綠色工業園區,須結合 ESG 實踐與一體化數位平台,整合環境、能源與生態等關鍵數據。透過 AI 物聯網(AIoT)、人工智慧及遙感探測(Remote Sensing)等技術的應用,實現即時監控與營運優化,進一步推動綠色轉型,打造具韌性與效率的永續工業生態系。」 昕力資訊總經理葉怡蘭表示:「藉著這次落地海外工業園區,昕力資訊也正式對外發表 ElectriSwift,將台灣的綠電節能技術推廣至全球市場,加上近期規劃在台南市政府辦公大樓實行概念驗證(PoC),由此可預見 ElectriSwift 未來導入公部門與商辦大樓的廣泛應用。企業要在技術瓶頸、合規要求與社會責任的多重壓力下維持競爭力,數位轉型與 ESG 實踐的深度融合會是一大關鍵。正如昕力資訊所倡導的理念『Tech for Change』——以科技驅動改變,透過數位創新的綠色科技,協助企業實現 ESG 目標,合力構築綠色永續未來。」 訂閱昕力電子報 | 昕力官網 | 昕力Facebook | 昕力LinkedIn  

中國海油宣佈獲得惠州19-6億噸級油田發現

香港2025年3月31日 /美通社/ — 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司」或「中國海油」,香港聯交所股票代碼:00883(港幣櫃台)及80883(人民幣櫃台),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代碼:600938)今天宣佈在南海深層-超深層獲得惠州19-6億噸級油田發現。 惠州19-6油田位於南海東部海域,平均水深100米。主要含油層系為古近系恩平組、文昌組,油品性質為輕質原油。發現井HZ19-6-3共鑽遇油氣層127米,完鑽井深5415米。經測試,該井平均日產原油413桶,天然氣2.41百萬立方英尺。通過持續勘探,實現惠州19-6油田探明地質儲量超1億噸油當量。 公司總地質師徐長貴先生表示:「近年來,中國海油加強南海深層-超深層勘探理論及技術創新並獲得重大突破。此次發現探明了目前南海北部地質儲量規模最大的碎屑岩整裝油田,突破了傳統的理論認識,展示了中國近海高地溫、強活動盆地深層-超深層的巨大勘探潛力。」 公司首席執行官周心懷先生表示:「中國海油南海東部海域油氣勘探屢獲突破,已連續兩年發現億噸級油田,為海洋油氣持續增產打造了新的增長極。公司將繼續加大油氣勘探開發力度,持續夯實增儲上產資源基礎,為公司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 完 — 編者注: 如需瞭解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更多資訊,請登陸公司網站http://www.cnoocltd.com *** *** *** *** 本新聞稿包含公司的前瞻性資料,包括關於本公司和其附屬公司業務相當可能有的未來發展的聲明,例如預期未來事件、業務展望或財務結果。「預期」、「預計」、「繼續」、「估計」、「目標」、「持續」、「可能」、「將會」、「預測」、「應當」、「相信」、「計劃」、「旨在」等詞彙以及相似表達意在判定此類前瞻性聲明。這些聲明以本公司在此日期根據其經驗以及對歷史發展趨勢,目前情況以及預期未來發展的理解,以及本公司目前相信的其它合理因素所做出的假設和分析為基礎。然而,實際結果和發展是否能夠達到本公司的目前預期和預測存在不確定性。實際業績、表現和財務狀況可能與本公司的預期產生重大差異,這些因素包括但不限於宏觀政治及經濟因素、原油和天然氣價格波動有關的因素、石油和天然氣行業高競爭性的本質、氣候變化及環保政策因素、公司價格前瞻性判斷、並購剝離活動、HSSE及保險安排、以及反腐敗反舞弊反洗錢和公司治理相關法規變化。 因此,本新聞稿中所做的所有前瞻性聲明均受這些謹慎性聲明的限制。本公司不能保證預期的業績或發展將會實現,或者即便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實現,本公司也不能保證其將會對本公司、其業務或經營產生預期的效果。 *** *** *** *** 如有進一步查詢,請聯絡: 劉  翠媒體/公共關係中國海洋石油有限公司電話:+86-10-8452-6641傳真:+86-10-8452-1441電郵:mr@cnooc.com.cn   李耀榮博達浩華國際財經傳訊集團電話: +852 3150 6707 傳真: +852 3150 6728電郵:cnooc.hk@pordahavas.com

復星國際發佈2024年業績: 總收入人民幣1,921.4億元,產業運營利潤人民幣49億元, 整體經營面穩健

2024年業績摘要: 總收入人民幣1,921.4億元; 產業運營利潤人民幣49億元; 四大核心子公司總收入達人民幣1,346.5億元,佔集團總收入的比重達70.1%; 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2%;現金、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為1,063.4億元; 海外收入佔總收入比重升至49.3%,同比增長6.2%; 全年科創投入合計約人民幣69億元; 香港2025年3月30日 /美通社/ — 復星國際有限公司(香港聯交所股份代號:00656,簡稱「復星國際」)及其附屬公司(統稱「復星」或「集團」)今日公佈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12個月(簡稱「報告期」)業績。 2024年,面對全球經濟波動和市場挑戰,復星持續推進「瘦身健體,有進有退」戰略,深耕家庭消費賽道,通過全球化、創新和輕資產運營等戰略推動核心產業發展,整體經營面穩健。報告期內集團總收入達到人民幣1,921.4億元。其中四大核心子公司豫園股份、復星醫藥、復星葡萄牙保險和復星旅文,總收入人民幣1,346.5億元,佔集團總收入比重達70.1%,資產底盤穩健。 報告期內,集團產業運營利潤達到人民幣49億元,運營基本面穩定。集團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之虧損為人民幣43.5億元,主要因為報告期內一次性非現金的賬面虧損所致。剔除重大一次性影響,集團2024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之利潤約為人民幣7.5億元。 2024年,復星經營性現金流保持健康穩定。集團持續優化資產組合,集團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人民幣175億元等值,合併報表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人民幣300億元等值,進一步優化了資產負債表,夯實流動性安全墊。截至報告期末,集團總債務佔總資本比率為52.0%,現金、銀行結餘及定期存款為1,063.4億元。健康的負債比率及充裕的資金在加強抗風險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把握投資機會的能力。 2024年11月,復星時隔三年重返境外美元債市場,成功發行長久期美元債券,實質性拓寬境外的融資選項。銀行融資方面,復星3年期純信用銀團超額完成再融資,連續8年境外銀團籌組成功。復星高科發行多筆超短期融資券,總計融資人民幣51億元。2024年6月,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充分認可復星國際信用狀況的穩步改善,確認「BB-」評級和穩定的信用展望。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我們始終相信,清晰的戰略聚焦和紮實的產業運營能力,是推動復星長期穩健發展的關鍵。未來,我們將繼續深耕核心產業,依託全球化能力和創新驅動力,我們相信復星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下,能夠為股東創造長期、穩定的價值。」 全球化成果持續落地 作為一家植根中國的全球家庭消費產業集團,復星持續深化在全球超過35個國家和地區的產業佈局,夯實全球深度運營能力。報告期內,集團海外收入佔總收入比例達49.3%,同比增長6.2%。高質量的全球化業務成為復星新一輪增長引擎。 得益於前瞻性的國際化佈局,復宏漢霖2024年實現海外產品銷售收入人民幣1.21億元,較去年同期大幅增長30.76%,漢斯狀於歐盟獲批上市,漢曲優在美國和加拿大獲批上市,開啟北美商業化新征程,中國首個生物類似藥漢利康在秘魯、尼加拉瓜及玻利維亞批准上市,漢貝泰在玻利維亞獲批上市。復宏漢霖已有四款自主研發和生產的產品在海外獲批上市,全球化成果持續落地。 2024年,復星葡萄牙保險繼續保持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公司葡萄牙境內和國際業務錄得雙增長,毛保費收入達約歐元61.72億元,綜合成本率和保險業務收益均優於2023年同期。同時海外收入達到歐元18.4億元,充分發揮復星「全球組織+本地運營」能力,通過海外拓展把國際業務佔比由2014年的不足5%提升至29.8%。 2024年5月,復星與ABN AMRO Bank N.V.簽署協議,出售復星持有的德國領先私人銀行HAL的全部股份,同時保留HAL間接持有的HAFS所有股份。HAFS將進一步拓展基金管理業務,與復星在歐洲的金融保險業務協同。自2016年投資HAL以來,復星持續加強產業運營和生態協同賦能,至本次出售為止,在該筆投資上的內部收益率(IRR)近14%。 資源能源方面,海南礦業繼續國際化拓展,擴張油氣業務規模的同時,豐富戰略金屬儲備並提升盈利能力。報告期內,海南礦業獲得阿曼蘇丹國4個區塊的油田權益,並啟動了對非洲莫桑比克兩個在產鋯鈦礦的併購。截至2025年3月,非洲馬里布谷尼鋰礦一期已具備連續穩定生產條件。 文化方面,豫園燈會繼2023年首次走出國門在巴黎舉辦後,2025年再度揚帆海外,1月豫園燈會主題燈組亮相越南河內,獻禮中越建交75周年,年內還將亮相泰國,持續向世界釋放東方文化魅力。 科技創新激活產品力 復星以科技創新為核心戰略支點,構建「自主研發+投資孵化+生態合作」三位一體的全球創新體系。報告期內,集團全年科創投入合計約人民幣69億元,建立超過20家全球科創中心,覆蓋多個行業領域,持續賦能新技術、新產品落地。 創新藥研發方面,復星醫藥自主研發及許可引進的7個創新藥或生物類似藥共16項適應症獲批上市,包括凍乾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細胞)於中國境內獲批,注射用曲妥珠單抗先後於美國、加拿大獲批上市等。作為港股18A板塊率先依靠產品銷售實現盈利的創新藥企業,復宏漢霖2024年成功實現連續盈利,淨利潤達人民幣8.2億,同比增長50.3%。 醫療器械與醫學診斷方面,直觀復星的Ion支氣管導航操作控制系統(Ion系統)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F-i6000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儀、F-C2000全自動高速化學發光分析儀、細胞因子檢測試劑(化學發光法)分別在國內獲批上市。 豫園股份以科技賦能傳統文化。乙巳蛇年豫園燈會以《山海奇豫記‧叢林篇》為主題,運用VR技術打造全國首個多地貌《山海經》沉浸式光影展,融合AR實景直播,實現千萬級雲端觀展。依託30年歷史沉澱,展現新春民俗燈會向現代城市文化IP的轉型升級。 復星葡萄牙保險不斷加強企業數字化能力,推動保險業務快速發展。報告期內復星葡萄牙保險數字化用戶總數突破190萬人,接近葡萄牙總人口的20%。 復星致力於將AI技術深度融入到豐富的場景中,以推動創新和提升效率,如復星醫藥推出PharmAID決策智能體平台,集信息萃取、專利洞察、商業預測等功能於一體,T+1數據更新可支持精準高效決策,以助力藥物研發提速增效;復銳醫療科技探索利用AI精準分析用戶皮膚,提供個性化護理方案,等等。 聚焦主業有進有退,持續放大「飛輪效應」 復星持續推進「瘦身健體,有進有退」戰略,在退出一些非核心資產的同時,也圍繞核心產業積極佈局,做到「攻守平衡」。 2024年,復星醫藥增持復星凱瑞權益至100%,持續聚焦腫瘤免疫細胞治療產品的研發、生產和商業化。 當年10月,海南超級地中海項目也在三亞海棠灣正式起航,打造全球首個AI主題度假區,通過AIGC技術實現客房個性化定制,並將引入數字人G.O(快樂管家)服務,提升遊客體驗。同時,復星旅文的太倉阿爾卑斯二期啟動,由太倉市政府平台打造,復星旅文運營管理;復星旅文深圳金沙灣輕資產運營簽約,大灣區首家Club Med落地。 為實現更有效的資源配置,推動價值持續增長,復星將對產業的深度理解、投資經驗、優質商業資源與保險公司的運營和投資相結合,形成多維度賦能的「保險+產業+投資」立體飛輪驅動戰略。 復星特有的生態協同模式將飛輪效應進一步放大。2024年,「康養+保險」生態保單模式成功跑通,社區康養保單1.4萬件,總保費人民幣128.5億元,復星康養首次實現盈利,為飛輪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作為復星的另一戰略方向,輕資產運營也在2024年收穫頗豐。復星醫藥聯手深圳市引導基金等設立人民幣50億元的生物醫藥產業基金,共同推動大灣區醫藥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成為復星輕資產戰略落地的里程碑事件。 聚焦「商業向善」 2024年,復星圍繞「修身、齊家、立業、助天下」的企業價值觀,推動ESG戰略與商業價值的深度融合,通過責任投資、低碳轉型和社會實踐,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力量。 這一年,復星發佈「創造影響力」可持續發展戰略,將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緊密融合。復星基金會發起的「鄉村醫生計劃」入選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二十年二十佳」可持續發展報告。截至2024年底,該項目覆蓋16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78個項目縣(含21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幫扶1.5萬個行政村衛生室,守護2.5萬名鄉村醫生,惠及300萬戶農村家庭、1,634萬農村人口。 世界公共衛生合作方面,復星積極參與「中非社區可持續發展行動網絡」,助力非洲社區健康發展。復星醫藥持續輸出「中國方案」,宣佈未來三年向非洲捐贈價值1,000萬元人民幣的青蒿素類抗瘧藥品。截至2024年底,復星醫藥自主研發的注射用青蒿琥酯累計救治全球超8,000萬重症瘧疾患者,已向全球累計供應超過4億支注射用青蒿琥酯。  報告期內,復星國際MSCI ESG評級維持「AA」,恒生ESG評級為「AA-」,在標普全球企業可持續發展評估中躋身全球同行業前5%,憑藉優異表現入選《可持續發展年鑑(中國版)2024》最佳1%。 復星國際董事長郭廣昌表示,復星已做好充分準備,在「有進有退」的策略下踏浪前行,繼續深耕核心賽道,未來有信心保持穩健發展。

復星國際2024年總收入人民幣1921.4億元,產業運營利潤人民幣49億元

香港2025年3月30日 /美通社/ — 2025年3月30日,復星國際有限公司(00656. HK)公佈2024年度業績。報告期內集團總收入人民幣1921.4億元,其中四大核心子公司豫園股份、復星醫藥、復星葡萄牙保險和復星旅文,總收入人民幣1346.5億元,佔集團總收入比重達70.1%,資產底盤穩健。 2024年,集團產業運營利潤達到人民幣49億元,運營基本面穩定。剔除重大一次性影響,集團2024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之利潤約為人民幣7.5億元。 報告期內,集團海外收入佔總收入比例達49.3%,同比增長6.2%。全球化業務成為復星新一輪增長引擎;集團科創投入合計約人民幣69億元,建立超過20家全球科創中心,覆蓋多個行業領域。 2024年,復星經營性現金流保持健康穩定。集團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人民幣175億元等值,合併報表層面資產退出簽約約人民幣300億元等值。2024年11月,復星時隔三年重返境外美元債市場,成功發行長久期美元債券。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充分認可復星國際信用狀況的穩步改善,確認BB-評級和穩定的信用展望。

騰盛博藥在2025年亞太肝病學會年會(APASL)上公佈其正在進行的2期ENSURE研究的新數據,表明BRII-179有望通過目標患者識別提高HBsAg清除率

ENSURE研究隊列4的初步數據支持一項新穎的富集策略,利用BRII-179識別免疫應答患者,使其有望在治療結束時(EOT)實現更高的HBsAg清除率 ENSURE研究隊列1-3的48周EOT數據清楚表明,elebsiran聯合PEG-IFNα治療可實現額外獲益,達到更高的HBsAg清除率 中國北京和美國北卡羅來納州達勒姆2025年3月30日 /美通社/ — 騰盛博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騰盛博藥」或「公司」,股票代碼:2137.HK),一家致力於針對患者需求未被滿足的疾病開發治療方案,以改善患者健康狀況和治療選擇的生物技術公司,今日宣佈,在中國北京舉行的第34屆亞太肝病學會年會(APASL 2025)上,公司以最新突破口頭報告的形式公佈了其正在進行的ENSURE 2期研究的最新數據。 ENSURE(NCT05970289)是一項多中心、開放性2期研究。隊列1-3旨在評估elebsiran(一種研究性小干擾核糖核酸(siRNA))在與聚乙二醇干擾素α(PEG-IFNα)聯合治療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基線乙肝表面抗原(HBsAg)水平為100-3,000 IU/mL)中的作用。在先前的亞太地區研究BRII-179-835-001(NCT04749368)中接受過9劑BRII-179(一種基於重組蛋白的治療性疫苗)聯合elebsiran(BRII-835)給藥的參與者被納入該研究的隊列4,並接受elebsiran和PEG-IFNα聯合治療。本研究隊列4的設計基於既往研究的見解,即很大一部分慢性HBV患者在接受治療性疫苗的多次治療後未能產生足夠的免疫應答,因此不太可能獲得免疫支持以實現持久的功能性治癒。 隊列4的最新數據顯示,過往產生BRII-179誘導的乙肝表面抗體(抗-HBs)應答的參與者,其HBsAg血清清除率顯著高於未產生應答的參與者。第24周時,超過半數的BRII-179應答者(55.6% [10/18])實現了HBsAg血清清除,而無應答者只有10.0%(1/10)實現了HBsAg血清清除。本次公佈的數據表明,BRII-179有潛力成為一種預測工具,用於篩選出更可能對治癒方法產生應答的患者。 此次公佈的ENSURE研究中隊列1-3額外數據顯示,與接受PEG-IFNα單藥治療的參與者相比,接受elebsiran聯合PEG-IFNα治療的參與者在治療結束 (EOT) 時有更高的HBsAg清除率和血清轉換率。 黃麗虹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醫學數據分析中心(MDAC)及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病科專科教授)表示:「ENSURE研究隊列4的積極數據為HBV功能性治癒打開了新的大門。既往研究表明,BRII-179可能為識別能夠產生必要的HBsAg抗體應答的慢性乙型肝炎 (CHB)患者提供新路徑。我相信,這次的新數據為BRII-179在篩選治療獲益人群方面的價值提供了有力的證據,進一步確立了BRII-179在未來聯合療法格局中的地位。」 騰盛博藥首席醫學官David Margolis博士表示:「ENSURE研究隊列4的數據繼續支持我們在目標人群中開發慢性HBV功能性治癒的富集策略,這令我們備受鼓舞。研究結果進一步凸顯了BRII-179在識別更可能對功能性治癒療法產生應答的患者方面的潛力,通過患者富集策略能提高目標人群的功能性治癒率,同時有助於降低治癒概率較低人群的治療成本負擔。我們致力於通過正在開展的臨床研究以及與戰略合作夥伴的合作,將BRII-179與多種療法結合使用,以期為全球2.54億慢性HBV感染患者實現更高的功能性治癒率。」 摘要編號:OP0335 報告標題:對既往BRII-179治療產生應答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在接受elebsiran 和 PEG-IFNα 治療後可獲得更快更高的HBsAg清除:來自ENSURE研究的初步數據  主講人:黃麗虹教授,MBChB(CUHK),MD(CUHK),FRCP(Lond, Edin),FHKCP,FHKAM(Medicine),香港中文大學醫學數據分析中心(MDAC)及香港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病科專科教授,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 在隊列4中入組的31例參與者中,有28例基線HBsAg ≥ 100 IU/mL的參與者被納入分析。其中,18例通過先前BRII-179治療誘導的抗-HBs峰值≥10 IU/L的受試者被定義為BRII-179應答者,10例抗-HBs峰值<10 IU/L的受試者被定義為無應答者。 在elebsiran + PEG-IFNα治療第24周時,隊列4參與者中有39.3%(11/28)實現了HBsAg血清清除。 第24周時,BRII-179應答者的HBsAg血清清除率為55.6%(10/18),明顯高於無應答者的10%(1/10)。 與此前報告的接受elebsiran + PEG-IFNα治療但未經BRII-179治療的參與者相比,既往接受BRII-179治療的應答者似乎可以實現更快的HBsAg血清清除。 病毒學抑制的慢性HBV感染參與者中,elebsiran聯合PEG-IFNα治療總體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Elebsiran + PEG-IFNα治療會持續48周。 摘要編號:LB0009 報告標題:與單用 PEG-IFNα 相比,接受 elebsiran 和PEG-IFNα治療的慢性 HBV 感染者在治療結束 (EOT) 時 HBsAg 清除率和血清轉換率更高: 正在進行的ENSURE研究第48周結果 主講人:賈繼東教授,M.D.,Ph.D.,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北京 EOT時,在基線HBsAg水平為100-3,000 IU/mL的參與者中,elebsiran 200 mg + PEG-IFNα隊列和elebsiran 100 mg + PEG-IFNα隊列的HBsAg血清清除率分別為26.3%(5/19)和33.3%(6/18),明顯高於PEG-IFNα單藥治療隊列(5.6%)。 與PEG-IFNα隊列(-1.02 [0.30] log10 IU/mL)相比,elebsiran + PEG-IFNα隊列在EOT時的HBsAg下降幅度更大(平均值[SE]:elebsiran 200 mg或100 mg分別為-2.47 [0.28]或-3.01 [0.28] log10 IU/mL)。 Elebsiran聯合PEG-IFNα治療(劑量分別為200 mg和100 mg),在HBsAg下降幅度和血清清除率方面均表現出相似的效果。在病毒學抑制的慢性HBV感染參與者中,elebsiran聯合PEG-IFNα療法總體安全且耐受性良好。 治療後隨訪仍在進行中,並將持續隨訪至治療終止後第24周。 作為騰盛博藥開發HBV功能性治癒的獨特療法的一部分,公司及其合作夥伴正在積極推進我們差異化產品組合的多項聯合研究,包括 BRII-179(一種重組蛋白HBV免疫治療候選藥物,由騰盛博藥開展 elebsiran 和 BRII-179 聯合療法的研究) 、elebsiran(由騰盛博藥開展 elebsiran 和 PEG-IFNα 聯合研究)以及tobevibart(一種靶向HBV的研究性廣泛中和單克隆抗體,Vir Biotechnology正就tobevibart和elebsiran聯合療法開展多項 2 期和 3 期研究 )。在2025年接下來的幾個月,我們將在各大科學會議上持續分享關鍵數據。 關於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世界上最重大的感染性疾病威脅之一,全球感染人數超過2.54億。[1]慢性HBV感染是肝臟疾病的主要原因,每年約有82萬人死於慢性HBV感染的併發症。[1]中國慢性HBV感染人數達8,700萬,非常值得關注。[2] 關於BRII-179 BRII-179是一種基於重組蛋白質的新型HBV免疫治療候選藥物,可表達HBV的Pre-S1、Pre-S2和S表面抗原,旨在誘導增強和廣泛的B細胞和T細胞免疫應答。2023年11月,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授予BRII-179突破性治療認定。 關於Elebsiran(BRII-835,VIR-2218) Elebsiran是一種經皮下注射給藥的靶向HBV的siRNA研究性藥物,旨在降解乙型肝炎病毒RNA轉錄本及限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的產生,其具有針對HBV及HDV的直接抗病毒活性。其是首個進入臨床的採用增強穩定化學增強技術的siRNA,以增強穩定性並最大程度地減少脫靶活性,從而有可能提高治療指數。騰盛博藥於2020年從Vir Biotechnology, Inc.獲得了在大中華地區開發和商業化elebsiran的獨家權益。 關於騰盛博藥 騰盛博藥(股票代碼:2137.HK)是一家生物技術公司,致力於針對存在巨大未被滿足的患者需求、治療手段有限,以及給患者帶來嚴重社會歧視的重大公共衛生挑戰開發創新療法。公司專注於感染性疾病,正在推進一條涵蓋多種獨特候選藥物的產品管線,重點包括針對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領先項目。在富有遠見卓識和經驗豐富的領導團隊帶領下,公司在位於羅利-達勒姆、舊金山灣區、北京和上海的主要生物技術中心開展業務。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briibio.com 。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April 2024). Global hepatitis report 2024: action for access in low- and middle-income countrie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publications/i/item/9789240091672 [2]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Hepatitis.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who.int/china/health-topics/hepatitis#:~:text=There%20are%2087%20million%20people,living%20with%20chronic%20hepatitis%20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