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收入來源推動2023年毛利增長23% 年度股息增長42%;2024年股份回購計劃規模至少翻倍,至1,000億港元以上 香港2024年3月20日 /美通社/ — 世界領先的互聯網科技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代碼:00700(港幣櫃台)及80700(人民幣櫃台),「騰訊」或「本公司」)今天公佈截至二零二三年度經審核綜合業績及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第四季未經審核綜合業績。 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表示:「二零二三年,我們在多個產品和服務上取得了突破,視頻號的總用户使用時長翻番,廣告AI模型的改進顯著提升了精準投放的效果,國際市場遊戲在遊戲收入的佔比達到30%的新高。這些發展帶動了高質量的收入來源,推動毛利增長23%,並成為我們對股東加大資本回報計劃的有力支持。騰訊混元已發展成為領先的基礎模型,在數學推導、邏輯推理和多輪對話中性能卓越。此外,我們積極尋求利用科技和平台為社會創造價值,如騰訊數字公益平台,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數字公益服務平台之一,其99公益日活動創下人民幣38億元的公眾捐款記錄。」 二零二三年度業績摘要 總收入:同比增長10%,毛利:同比增長23%,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1]的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同比增長36% 總收入為人民幣6,090億元(860億美元[2]),較二零二二年(「同比」)增長10%。 毛利為人民幣2,931億元(414億美元),同比增長23%。 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撇除若干一次性及/或非現金項目的影響,以體現核心業務的業績: – 經營盈利*為人民幣1,919億元(271億美元),同比增長34%;經營利潤率*由去年的26%上升至32%。– 年度盈利為人民幣1,617億元(228億美元),同比增長36%;淨利潤率由去年的21%上升至27%。– 年度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人民幣1,577億元(223億美元),同比增長36%。– 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16.678元,每股攤薄盈利為人民幣16.320元。 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經營盈利*為人民幣1,601億元(226億美元),同比增長44%;經營利潤率*由去年的20%上升至26%。– 年度盈利為人民幣1,180億元(167億美元),同比減少37%;淨利潤率由去年的34%下降至19%。– 年度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人民幣1,152億元(163億美元),同比減少39%。– 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12.186元,每股攤薄盈利為人民幣11.887元。 [1]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撇除股份酬金、併購帶來的效應,如來自投資公司的(收益)/ 虧損淨額、無形資產攤銷及減值撥備/(撥回)、集團可持續社會價值及共同富裕計劃項目所產生的捐款及開支、所得稅影響及其他 [2] 美元數據基於1美元兌人民幣7.0827元計算 * 若干項目已自經營盈利以上重新分類至經營盈利以下,且前期的比較數字已相應重列,詳情請參考業績公告 二零二三年業務回顧及展望 視頻號總用戶使用時長翻番,得益於推薦算法優化下日活躍賬戶數和人均使用時長的增長。我們為視頻號創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變現支持,如促進直播帶貨,以及將創作者與品牌營銷活動進行匹配。 小遊戲的總流水增長超過50%,已成為中國領先的休閒遊戲平台。 QQ頻道增強了遊戲、生活和知識內容等類目下的基於興趣的用戶互動。 騰訊視頻和騰訊音樂擴大了在長視頻和音樂流媒體行業中的領先地位,視頻付費會員數達1.17億[3]和音樂付費會員數達1.07億[4]。 騰訊在本土市場的爆款遊戲數量從二零二二年的6款增加到二零二三年的8款。我們認為季度平均日活躍賬戶數超過500萬的手遊或超過200萬的個人電腦遊戲且年流水超過人民幣40億元是判斷一款遊戲是否為持久大爆款的標準。 我們升級了AI驅動的廣告技術平台,顯著提升了精準投放的效果,從而增加了廣告收入。 我們加強了支付合規能力,增強了基於小程序的交易工具,並提升了跨境支付體驗。 企業微信和騰訊會議部署了生成式AI功能,並增強商業化。 我們發佈了自研基礎模型騰訊混元,並採用混合專家模型結構將其擴展為萬億參數規模。 於二零二三年,我們通過現金分紅的支付、股份回購和實物分派的派付向股東提供了可觀的資本回報。於二零二四年,我們建議派發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年度的股息每股3.40港元[5](約等於320億港元),增長42%,並計劃將我們的股份回購規模至少翻倍,從二零二三年的約490億港元增加至二零二四年的超1,000億港元。 [3] 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4] 二零二三年第四季每月的最後一天付費會員數的平均值 [5] 待股東在二零二四年股東週年大會上批准後,方可作實 二零二三年環境、社會及管治進展 藉著我們的技術和平台,我們持續為用戶、合作夥伴和整個社會創造價值。 騰訊數字公益平台在99公益日活動中創下人民幣38億元的公眾捐款記錄,同比增長15%。 新基石研究員項目已經支持了104位科學家,為基礎科學研究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減碳方面,我們應用第四代數據中心技術減少排放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二零二三年八月,我們加入了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GC」),表明我們致力於將UNGC的原則融入我們的戰略、文化和日常運營中,並支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 二零二三年第四季業績摘要 總收入:同比增長7%,毛利:同比增長25%,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的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同比增長44% 總收入為人民幣1,552億元(219億美元),較二零二二年第四季(「同比」)增長7%。 毛利為人民幣776億元(110億美元),同比增長25%。 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撇除若干一次性及/或非現金項目的影響,以體現核心業務的業績: – 經營盈利*為人民幣491億元(69億美元),同比增長35%;經營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25%上升至32%。– 期內盈利為人民幣438億元(62億美元),同比增長43%;淨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21%上升至28%。– 期內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人民幣427億元(60億美元),同比增長44%。– 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4.537元,每股攤薄盈利為人民幣4.443元。 按國際財務報告準則: – 經營盈利*為人民幣414億元(58億美元),同比增長42%;經營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20%上升至27%。– 期內盈利為人民幣278億元(39億美元),同比減少74%;淨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74%下降至18%。– 期內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為人民幣270億元(38億美元),同比減少75%。– 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2.873元,每股攤薄盈利為人民幣2.807元。 總現金為人民幣 4,033 億元(569 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為人民幣342億元(48 億美元),同比增長48%。現金淨額為人民幣547億元(77 億美元)。 我們於上市投資公司(不包括附屬公司)權益[6]的公允價值為人民幣5,507億元(778億美元),我們非上市投資的賬面價值為人民幣3,373億元(476億美元)。 於第四季,本公司於香港聯交所以約人民幣157億元的總代價回購約5,634萬股股份。 [6] 包括透過特殊目的公司持有的權益(按應佔基準計) 經營資料 於二零二三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於二零二二年 十二月三十一日 同比變動 於二零二三年 九月三十日 環比變動 (百萬計,另有指明者除外) 微信及WeChat的 合併月活躍賬戶數 1,343 1,313 2 % 1,336 0.5 % QQ的移動終端月活躍賬戶數 554 572 -3 % 558 -0.7 % 收費增值服務註冊賬戶數 248 234 6 % 245 1 % 二零二三年第四季業務回顧 增值服務業務二零二三年第四季的收入同比下降2%至人民幣691億元。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同比增長1%至人民幣139億元,排除匯率波動後同比下降為1%,反映了Supercell對其若干遊戲的重新定位。《PUBG Mobile》收入強勁反彈,同時《VALORANT》維持強勁增長。本土市場遊戲收入同比下降3%至人民幣270億元,《王者榮耀》及《和平精英》的收入下降,部分被我們近期推出的遊戲(如《無畏契約》及《命運方舟》)的貢獻所抵銷。社交網絡收入同比下降2%至人民幣282億元,音樂直播及遊戲直播服務收入下降,部分被音樂付費會員及小遊戲平台服務費收入增長所抵銷。 網絡廣告業務二零二三年第四季的收入同比增長21%至人民幣298億元,得益於視頻號的廣告需求以及我們廣告平台的持續升級。除汽車之外,我們的所有行業的廣告收入都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中互聯網服務、大健康及消費品行業的增長尤為顯著。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二零二三年第四季的收入同比增長15%至人民幣544億元。金融科技服務收入維持雙位數同比增長,主要由於商業支付活動增加,理財服務及消費貸款服務擴大。企業服務收入同比增長約20%,主要由於視頻號帶貨技術服務費增加,以及雲服務收入的穩步增長。 有關更詳細的披露,請瀏覽https://www.tencent.com/zh-hk/investors.html或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號:Tencent_IR)關注我們。 關於騰訊 騰訊以技術豐富互聯網用戶的生活。 通過通信及社交服務微信和QQ,促進用戶互相連接,並助其連接數字內容、網上及線下服務。通過定向廣告服務,助力廣告主觸達數以億計的中國消費者。通過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促進合作夥伴業務增長,助力實現數字化升級。 騰訊大力投資於人才隊伍和推動科技創新,積極參與互聯網行業協同發展。騰訊於 1998 年在中國深圳成立,騰訊2004 年於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投資者查詢:IR@tencent.com 媒體查詢:GC@tencent.com 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 為補充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本集團綜合業績,若干額外的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經營盈利、經營利潤率、期內盈利、淨利潤率、本公司權益持有人應佔盈利、每股基本盈利及每股攤薄盈利)已於本公佈內呈列。此等未經審核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應被視為根據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編制的本集團財務業績的補充而非替代計量。此外,此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的定義可能與其他公司所用的類似詞彙有所不同。 本公司的管理層相信,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財務計量藉排除若干非現金項目及投資相關交易的若干影響為投資者評估本集團核心業務的業績提供有用的補充資料。此外,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包括本集團主要聯營公司的相關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調整,此乃基於相關主要聯營公司可獲得的已公佈財務資料或本公司管理層根據所獲得的資料、若干預測、假設及前提所作出的估計。 重要注意事項 本新聞稿載有前瞻性陳述,涉及本公司的業務展望、財務表現估計、預測業務計劃及發展策略。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本公司現有的資料,亦按本新聞稿刊發之時的展望為基準,在本新聞稿內載列。該等前瞻性陳述是根據若干預測、假設及前提,當中有些涉及主觀因素或不受我們控制。該等前瞻性陳述或會證明為不正確及可能不會在將來實現。該等前瞻性陳述涉及許多風險及不明朗因素。鑑於風險及不明朗因素,本新聞稿內所載列的前瞻性陳述不應視為董事會或本公司聲明該等計劃及目標將會實現,故投資者不應過於倚賴該等陳述。 綜合收益表 人民幣百萬元(特別說明除外) 未經審核 經審核 4Q2023 4Q2022 經重列* 2023 2022 經重列* 收入 155,196 144,954 609,015 554,552 增值服務 69,079 70,417 298,375 287,565 網絡廣告 29,794 24,660 101,482 82,729 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 54,379 47,244 203,763 177,064 其他 1,944 2,633 5,395 7,194 收入成本 (77,632) (83,132) (315,906) (315,806) 毛利 77,564 61,822 293,109 238,746 毛利率 50 % 43 % 48 % 43 % 銷售及市場推廣開支 (10,971) (6,115) (34,211) (29,229) 一般及行政開支 (27,175) (27,314) (103,525) (106,696) 其他收益╱(虧損)淨額 1,983 770* 4,701 8,006* 經營盈利(前期經重列) 41,401 29,163* 160,074 110,827* 經營利潤率(前期經重列) 27 % 20%* 26 % 20%* 投資收益╱(虧損)淨額及其他 (6,730) 85,084* (6,090) 116,287* 利息收入 3,917 2,582* 13,808 8,592* 財務成本 (3,543) (3,658) (12,268) (9,352) 分佔聯營公司及合營公司盈利╱(虧損)淨額 2,463 (1,692) 5,800 (16,129) 除稅前盈利 37,508 111,479 161,324 210,225 所得稅開支 (9,658) (4,575) (43,276) (21,516) 期內盈利 27,850 106,904 118,048 188,709 淨利潤率 18 % …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