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

星展銀行連續五年蟬聯全球最佳銀行

星展銀行自2018年以來第三次獲《環球金融》授予此項頂尖榮譽, 標誌銀行五年來第七次獲評為全球最佳銀行 香港和台北 2022年8月31日 /美通社/ — 星展銀行再度榮獲美國金融刊物《環球金融》評為全球最佳銀行,這是自2018年以來銀行第三次獲得該雜誌的最高榮譽。此項殊榮也標誌著星展銀行在過去五年內,第七次獲得的全球最佳銀行獎項,印證星展作為行業的翹楚,以及作為一所領先並具前瞻性的機構之地位。 《環球金融》創辦人及編輯總監Joseph D. Giarraputo表示:「儘管全球經濟已從2020年的灰暗日子復甦過來,風高浪急的環境下正能造就有能之士。星展銀行通過一系列策略性收購、銀行整體的數碼化提升,以及致力推動可持續性發展,令2021年成為出色的一年。這些投資亦為星展帶來強勁的資產狀況和創紀錄高位的純利,足以證明星展深知如何在艱困環境下自強。」 在過去的 18 個月,星展銀行繼續鞏固其基礎優勢,同時保持的財務業績穩健,並維持對利益相關者及廣泛社區的支持。本銀行繼續擴大區域業務,並錄得強勁回報,其中包括印度在成功合併 Lakshmi Vilas Bank 後業務發展勢頭良好,以及在中國通過投資中國深圳農村商業銀行而得以擴大客戶層面。本銀行還於 2022 年 1 月收購花旗集團在台灣的費金融業務,進一步拓展銀行的區域業務足跡。在新業務方面,銀行在新加坡推出了DBS Fixed Income Execution (FIX) Marketplace,此乃亞洲首個自動的全數碼化定息執行平台,而星展數碼交易所 (DDEx)亦帶來穩步增長,於2021財政年度錄得超過 11億坡元的交易金額。其次,在可持續發展領域,星展的可持續金融投資組合已增加到 527 億坡元,遠超2024 年前達至 500 億坡元的目標。本銀行還承諾追加 1 億坡元,通過星展銀行基金會進一步努力改善亞洲的生活水平。於 2022 年 7 月,本銀行完成把新加坡其中的一座四層辦公樓DBS Newton Green 改造為當地首個由銀行領導開發的淨零排放項目。 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高博德表示:「我們很榮幸再次被《環球金融》選評為全球最佳銀行。儘管2021年營運環境充滿挑戰,但我們還是迎來了有史以來最佳的一年,我們取得創紀錄的盈利,同時貫徹地支持客戶、員工和社區。星展執行的交易及推出的全新業務,將加強我們的業務實力,並使我們在未來十年處於有利地位。展望未來,儘管宏觀經濟前景仍然不明朗,但我們將保持警惕和靈活性,同時在利用新科技和構建可持續發展未來方面早著先機。」 星展於2018年首次獲《環球金融》選為「全球最佳銀行」,標誌集團首次獲得全球最佳銀行榮譽。星展其後分別獲英國《歐洲貨幣》評為「世界最佳銀行」(2019、2021年)、金融時報刊物《銀行家》頒發「全球最佳銀行」的榮譽(2018、2021年)、並兩次獲此《環球金融》最高獎項(2020 、 2022 年),令星展由2018年至2022 年連續五年獲得同等的全球最佳銀行榮譽總數達到七次,成就與其他銀行無法比擬。星展今年還被總部位於美國的Fast Company「Top 100 Best Workplaces for Innovators」全球排名中位列第 29 位,是唯一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公司上榜。 [完] 星展銀行簡介  星展集團是亞洲最大的金融服務集團之一,業務遍及18個市場。總部設於新加坡並於當地上市,星展業務覆蓋亞洲三大增長主軸,即大中華、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星展資本充裕,所取得的AA-和Aa1級信貸評級位列全球最高級別之一。  星展集團分別獲《環球金融》、《歐洲貨幣》及《銀行家》選為「全球最佳銀行」,引證集團的全球領導地位。集團亦帶領業界以數碼科技重塑銀行業未來,獲《歐洲貨幣》選為「全球最佳數碼銀行」及獲《銀行家》選為「全球最佳創新數碼銀行」。此外,星展於2009至2021年更連續13年榮獲《環球金融雜誌》評選為「亞洲最安全的銀行」。  星展集團在亞洲提供包括零售銀行、中小企業銀行及大型企業銀行的全面金融服務。生於亞洲、長於亞洲,星展洞悉在亞洲這個充滿活力的市場經營業務的秘訣。星展深信與客戶建立長久的夥伴關係。透過星展基金會,為社會帶來正面的影響,支持兼具獲利和為社會和/或環境影響的雙重底線特質的社會企業。星展基金會亦積極回饋社會,包括為社區提供未來技能及食物支援。 星展於亞洲擁有廣泛的業務網絡,並著重員工溝通與賦權,提供員工廣闊的發展機會。如欲了解更多詳情,請瀏覽 www.dbs.com。

德琪醫藥公布2022年中期財務業績及公司進展

人民幣5,396萬元的收入主要來自希維奧®(塞利尼索片)於2022年5月13日起在中國大陸的正式商業化銷售。 2022年上半年經調整後虧損由去年同期的人民幣2.10億元收窄至人民幣1.26億元。 人民幣21.51億元的資金儲備以及不斷增加的收入將充分支持公司運營和管線項目的推進。 上海和香港2022年8月31日 /美通社/ — 致力於研發,生產和銷售同類首款及/或同類最優血液及實體腫瘤療法的商業化階段領先創新生物制藥公司–德琪醫藥有限公司(簡稱「德琪醫藥」,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碼:6996.HK)近日公布公司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的中期財務業績、自2022年初以來取得的多項重大進展以及預計裡程碑事件。 德琪醫藥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梅建明博士表示:「在德琪醫藥成立五年之際,我們公布了公司在實現『成為一家成功開發和商業化多個可改善臨床現狀的新型腫瘤和血液腫瘤療法的全球化生物制藥企業』這一遠景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績。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德琪醫藥2022上半年在商業化、臨床開發和藥物發現這三個推動公司長期發展的核心業務中均交出了優異的答卷。自2022年初至今,我們實現了同類首款和同類唯一產品希維奧®在中國大陸的成功商業化上市,並取得了人民幣5,396萬元的銷售業績。強勁的銷售勢頭標志著德琪醫藥已成功轉型為一家擁有在售產品的公司,並凸顯了公司在中國以及整個亞太市場的強大的商業化能力。此外,我們還快速推進了三項首次臨床試驗,並計劃在年內再啟動一至兩項臨床試驗。與此同時,公司與合作伙伴達成了兩項合作開發項目,以評估新型的聯合療法並探索包括細胞療法在內的前沿技術。」 梅博士繼續說道:「我們對於希維奧®的前景感到非常樂觀,並相信這款藥物將帶動德琪醫藥的進一步快速發展。自2021年7月起,希維奧®已在亞太區4個國家和地區獲批上市並獲得5個國際知名醫學組織的臨床指南收錄。目前,希維奧®正在8項臨床研究中接受評估,這些研究有望將該藥物的適應症擴展至早期治療以及其它血液腫瘤甚至實體瘤。」 梅博士補充道:「再來看看公司多個具有高差異性和同類首款/同類最優潛力的產品。在年底之前,我們將發布新一代XPO1抑制劑ATG-016(eltanexor)和mTORC1/2抑制劑ATG-018(onatasertib)這兩款處於中期臨床開發階段產品的關鍵數據。此外,公司還將公布ERK1/2抑制劑的I期劑量爬坡數據,並為公司的抗Claudin 18.2抗體偶聯藥物和一款可阻斷『別吃我』信號的抗CD24抗體藥物各提交一項臨床試驗申請(IND)。截至目前,德琪醫藥分布在中國、亞太區和美國等地的400余名員工和公司在藥物發現、臨床開發和生產等方面的實力將為公司帶來巨大動能,推動我們針對新型靶點以及新型藥物和技術的早期研發,並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合作機會。」 梅博士最後表示:「展望未來,人民幣21.51億元的資金儲備,加上短期內的銷售額快速增長和嚴格的成本控制將持續支持公司的發展和運營。腫瘤疾病是不受國界限制的,所以我們始終致力於為全球患者開發具有差異性的新型腫瘤藥物和療法,並為投資者們創造價值。來自德琪團隊以及全球合作伙伴的精誠投入使得我們對公司的長期發展感到樂觀,期待在未來幾個月和更遠的將來發布更多公司業務進展。」 中期財務數據及業績亮點 相較截至2021年6月30日的中期數據,德琪醫藥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中期業績如下: 收入為人民幣5,396萬元,主要來自希維奧®於2022年5月13日起在中國大陸的正式商業化銷售,而2021年同期的收入為零。 經調整後虧損為人民幣1.26億元,而2021年同期的經調整後虧損為人民幣2.10億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現金、銀行結余及現金管理產品共計人民幣21.51億元,而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總金額為人民幣23.70億元。 截至2022年6月30日希維奧®在亞太市場獲得的重要進展 在4個市場獲批:希維奧®已在中國大陸、韓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獲得上市許可,用於血液腫瘤的適應症,包括與現有藥物聯合用於治療復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R/R MM)以及單藥治療復發/難治性彌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R/R DLBCL)。 獲得多個臨床指南推薦:共有6個治療方案獲得5個國際知名醫學組織的18項重要或提及推薦,包括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指南、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指南、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指南、國際骨髓瘤工作組(IMWG)指南和2022版《中國多發性骨髓瘤診治指南》。 8項希維奧®的臨床試驗正在推進,4項試驗為注冊性研究,其中2項全球試驗由德琪醫藥與Karyopharm公司聯手開展。 MARCH研究的關鍵性研究數據已在歐洲血液學協會(EHA)年會上公布,並獲得《BMC醫學》雜志發表。 一支近190人並在中國和亞太區擁有豐富經驗的商業化團隊為希維奧®的成功上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此外,公司對於目標市場的當地情況和關鍵利益相關者(臨床專家、醫生及主要行業機構)擁有深入的了解。 處於中晚期開發階段的產品(德琪醫藥擁有部分亞太權益) 公司正在評估兩款新型XPO1抑制劑以及一款新型mTORC 1/2雙重抑制劑。 –      塞利尼索(ATG-010,同類首款XPO1抑制劑):我們將繼續大力推進對於希維奧®的開發,通過多項針對MM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以及多個新型聯合療法的研究,以擴展該產品的適應症和市場占有率。目前評估希維奧®單藥及聯合現有方案用於治療MM、DLBCL以及其它血液腫瘤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這些研究有望改善患者的緩解率並擴展該藥物的臨床潛力。 2022年5月,旨在評估塞利尼索聯合來那度胺和利妥昔單抗(SR2方案)用於治療R/R DLBCL和復發/難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R/R iNHL)的I/II期SWATCH研究完成首例中國患者給藥。 塞利尼索用於治療R/R MM的關鍵性橋接研究(MARCH研究)數據在2022 EHA上公布,並獲得《BMC醫學》雜志發表。 –      Eltanexor (ATG-016, 第二代XPO1抑制劑) 用於治療實體瘤和血液腫瘤的KCP-8602研究的II期試驗正在中國入組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DS)患者 –      Onatasertib(ATG-008,mTORC1/2抑制劑) ATG-008聯合特瑞普利單抗(抗PD-1抗體藥物)用於治療實體瘤的I/II期TORCH-2研究數據在2022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上公布。 處於早期臨床開發階段的產品(德琪醫藥擁有全球權益) 高差異化的特性讓德琪醫藥的早期臨床資產在相關領域中更具競爭力 ATG-017(ERK1/2抑制劑)與檢查點抑制劑和KRAS抑制劑具有潛在的協同效應。ATG-017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和血液腫瘤患者的I期ERASER研究正在澳大利亞進行。德琪醫藥正與百時美施貴寶公司(BMS)展開臨床合作,共同評估ATG-017聯合歐狄沃®(納武利尤單抗)在晚期實體瘤患者中的治療潛力。 ATG-101(PD-L1/4-1BB雙特異抗體)可阻止具有免疫抑制效應的PD-1/PD-L1D的結合並激活免疫因子。ATG-101用於治療轉移性/晚期實體瘤和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患者的I期PROBE研究正在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進行。 ATG-037(CD73小分子抑制劑)可降低腫瘤微環境中的免疫抑制。ATG-037用於治療局部晚期或轉移性實體瘤患者的I期STAMINA研究正在澳大利亞開展患者入組。 ATG-018(ATR小分子抑制劑)可限制腫瘤細胞中的DNA損傷修復機制。針對治療晚期實體瘤和血液腫瘤患者的I期ATRIUM研究已在澳大利亞完成首例患者給藥。 自主研發項目進展 預計在2022年進入臨床階段的候選產品: ATG-022(Claudin 18.2抗體偶聯藥物),預計將於2022年下半年提交IND。 有望在2023年提交IND的產品:ATG-031(抗CD24抗體) 處於早期研發和IND預備階段的產品:ATG-027 (B7H3/PD-L1 雙特異抗體), ATG-032(LILRB抗體)和ATG-041(Axl-Mer抑制劑) 商業拓展 德琪醫藥側重於臨床開發方面的合作,創新資產的引進以及利用新型技術平台和藥物開發技術對公司自有的研發能力進行補充和強化。 與百濟神州達成臨床開發合作,將聯手開展旨在評估希維奧®聯合百澤安®用於治療T和NK細胞淋巴瘤患者的I/II研究。 與Celularity達成合作開發協議,將共同評估德琪醫藥的雙特異性抗體聯合Celularity由人類胎盤造血干細胞衍生而成的凍存自然殺傷(NK)細胞療法的協同治療潛力。 德琪醫藥將在2022年至2023年期間獲得概念驗證數據的臨床開發項目(包括自研和引進品種):德琪醫藥的管線開發策略特別側重於導致疾病復發/耐藥/難治的關鍵機制,以及通過逆轉這些機制並調節腫瘤微環境,實現對於腫瘤生長的有效抑制。這些具有高差異性的產品讓我們有機會探索管線內的多種新型組合。 公司運營方面的進展 位於杭州錢塘區的生物藥研發中心落成:2022年5月,總建築面積達2,600平米的杭州生物藥研發中心落成並投入使用。該研發實驗室主要用於新型抗體藥物的發現和開發。目前,已有16位研究人員在該研發中心任職。 位於杭州錢塘區的生物藥產業化基地:2022年8月,公司舉行了杭州生物藥產業化基地的動工儀式。該基地的建設將在2022至2025年期間分三個階段完成。 財務數據 現金、銀行結余及現金管理產品: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持有的現金、銀行結余及現金管理產品共計人民幣21.51億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為人民幣23.70億元。 收入: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收入為人民幣5,396萬元,而2021年同期的收入為零。 收入的增加主要來自2022年5月13日起同類首款XPO1抑制劑希維奧®在中國大陸的正式商業化銷售。 研發費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研發費用為人民幣1.79億元,2021年同期的研發費用為人民幣1.35億元。 研發費用的增加主要源於藥物研發費用及研發人員的增加。 銷售及分銷開支: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銷售及分銷開支為人民幣9,040萬元,2021年同期的費用為人民幣10萬元。 該項費用的增加主要源於希維奧®上市所產生的人員費用以及市場開發費用。 行政費用: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行政費用為人民幣8,590萬元,2021年同期的費用為人民幣7,850萬元。 該費用的增加主要源於運營和行政活動所產生的專業服務費。 經調整後虧損:截至2022年6月30日的經調整後虧損為人民幣1.26億元,2021年同期的經調整後虧損為人民幣2.10億元。 2022年全年及長期展望:運營和管線開發目標 希維奧®預計將在中國香港和中國台灣獲批上市 希維奧®預計將在2022年年底前獲得澳大利亞藥品福利計劃(PBS)收錄,實現在澳大利亞的醫保覆蓋 將獲得ATG-008聯合特瑞普利單抗的II期TORCH-2研究中劑量擴展部分的完整數據 將發布ATG-016用於治療MDS的II期研究的中期數據 將發布ATG-017的ERASER研究的首次臨床試驗的初步數據 將於近期提交ATG-022(Claudin 18.2抗體偶聯藥物)和ATG-031(抗CD24單抗)的IND申請 關於德琪醫藥 德琪醫藥有限公司(簡稱「德琪醫藥」,香港交易所股票代碼:6996.HK)是一家以研發為驅動,並已進入商業化階段的生物制藥領先企業,以「醫者無疆,創新永續」為願景,德琪醫藥專注於血液及實體腫瘤領域的同類首款和同類最優療法的早期研發、臨床研究、藥物生產及商業化,致力於通過提供突破性療法,改善全球患者生活質量。 自2017年以來,德琪醫藥現已建立了一條不斷延展的由15款臨床及臨床前產品構成的管線,其中,10款產品具有全球權益,5款產品具有包括大中華區在內的亞太權益。公司已在美國及多個亞太市場獲得24個臨床批件(IND),並遞交了6個新藥上市申請(NDA)。目前,希維奧®(塞利尼索片)已獲得中國大陸、韓國、新加坡和澳大利亞的新藥上市批准。 前瞻性陳述 本文所作出的前瞻性陳述僅與本文作出該陳述當日的事件或資料有關。除法律規定外,於作出前瞻性陳述當日之後,無論是否出現新資料、未來事件或其他情況,我們並無責任更新或公開修改任何前瞻性陳述及預料之外的事件。請細閱本文,並理解我們的實際未來業績或表現可能與預期有重大差異。本文內有關任何董事或本公司意向的陳述或提述乃於本文章刊發日期作出。任何該等意向均可能因未來發展而出現變動。有關這些因素和其他可能導致未來業績與任何前瞻性聲明存在重大差異的因素的進一步討論,請參閱我們提交給香港證券交易所的定期報告中標題為「風險因素」的章節以及我們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公司年報中描述的其他風險和不確定性,以及之後向香港證券交易所提交的文件。 更多信息,敬請垂詢: 投資者聯系人: 龍振國郵箱:Donald.Lung@antengene.com 手機:+86 18420672158 媒體聯系人:錢偉郵箱:Peter.Qian@antengene.com手機:+86 13062747000

Vistar Media進駐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中国香港

需求方平台和供應方平台現均已在東南亞市場上線,具有全面的受眾定向功能 新加坡2022年8月31日 /美通社/ — 全球領先的數字標牌軟件提供商Vistar Media今天宣佈在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和中国香港推出全面的程序化功能。這擴大了該公司已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新加坡建立的亞太業務。 Franck Vidal, Director of Southeast Asia Sales and Partnerships at Vistar Media Vistar需求方平台(DSP)是全球最大的數字戶外(DOOH)程序化需求交易來源。東南亞的廣告主和廣告商現在可以利用Vistar DSP通過公開交易平台和私人市場交易來規劃、購買和衡量數據驅動戶外(OOH)廣告。推出的功能包括: 覆蓋範圍和頻率規劃 受眾定向,包括Foursquare細分市場,如購車者、富人、QSR類別等 設備ID回傳功能,用於對其他媒體渠道上的OOH受眾進行重定向 用於規劃和報告的先進可視化工具 時間、周幾和地域定向 創意格式控件 基於觸發器的定向 已經有全球領先的品牌和廣告商依靠Vistar DSP來執行高級DOOH廣告。將這個平台拓展至東南亞各地可滿足買家對尖端數據驅動功能日益增長的需求。 Havas Media亞太區媒體合作與投資副總監Colleen Thomas表示:「程序化OOH不再是一個流行語,而是必需品。提高OOH投資的透明度並加強控制一直是Havas和亞太地區客戶的重中之重。Vistar為我們提供了最好的技術堆棧,來為客戶進行數據導向、更加優化和可衡量的OOH規劃。 」  Vistar的供應方平台使媒體主能夠輕鬆地將其媒體資產與程序化需求聯繫起來,從而支持整個市場的增長。Vistar Media已經與該地區許多領先的數字標牌運營商建立了合作關係,包括Asiaray、Globaltronics、8Infini、JCDecaux via VIOOH、Laguna Media、Lantern Media、NYXSYS、Powerscreen、Sky Blue Media、Seni Jeya、Stickearn、Summit Outdoor、United Neon、Wow Media以及預計在本季度內上線的其他幾家公司。 Vistar Media東南亞銷售與合作總監Franck Vidal表示:「 東南亞的DOOH市場正在迅速發展,而程序化讓買家有機會通過數據主導的廣告策略無縫接觸整個市場。」 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vistarmedia.com或聯繫info@vistarmedia.com。 關於Vistar Media Vistar Media是全球領先的戶外程序化技術提供商,提供專為數字標牌的獨特要求而設計的企業級軟件。Vistar為買家提供了一個全球性需求方平台(DSP)來激活數據驅動的程序化廣告,並提供了一個供應方平台(SSP)來將標牌運營商與數字收入聯繫起來。Vistar還利用設備與內容管理軟件(Cortex)和廣告服務技術為一些全球最先進的標牌網絡提供支持。Vistar成立於2012年,總部位於紐約州紐約市。欲瞭解更多信息,請訪問www.vistarmedia.com。    

碧瑤綠色淨利潤增長45% 手頭合約大增約60%至34億港元

創歷史新高 推動業務高速發展 香港2022年8月30日 /美通社/ –碧瑤綠色集團有限公司(「碧瑤」或「集團」;股份編號:01397.HK)欣然宣佈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個月(「期內」)之未經審核之中期業績。期內收益為約7.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22%。該增加主要由於清潔業務強勁表現推動。本公司權益股東應佔溢利為約17.8百萬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45%。整體毛利率為8.1%。 業務回顧及展望 2022年上半年,本集團成功獲得共19.5億港元新合約,成功將本集團的手頭合約由2021年12月31日約21億港元大增約60%至約34億港元(截至2022年6月30日),創本集團歷史新高,為2022年下半年及日後年度,迎來可觀的收益增長。 清潔作為本集團的核心業務,錄得可觀增長,收益相比去年同期增加42%,達至近約5.0億港元,佔集團總收益約70%。期內集團中標政府多份新的街道清潔服務合同,價值約16億港元。集團的香港特區政府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環署」)街道清潔服務,現覆蓋香港共七區,服務總人口超過250萬(為香港總人口的三份之一),標誌碧瑤於香港清潔服務市場的領導地位。 廢物管理及回收方面,集團於期內獲食環署兩份新廢物收集服務合約,總價約1.4億港元。碧瑤的食環署廢物收集服務,覆蓋香港共五區,服務總人口約150萬人,為香港廢物管理市場中的領導者。 本集團作為香港特區政府環境保護署(「環保署」)服務承辦商,為香港處理超過5,000個回收點(包括塑膠、玻璃樽、金屬、廢紙),營運多個分揀設施。碧瑤為期33個月的環保署「塑膠回收先導計劃」服務合約,為香港東區、觀塘區及中西區提供塑膠收集服務,已於上半年成功開展,預計下半年的回收量將有所增長。 為應付預期塑膠回收業務量的增加,集團最近引入一套全新及全自動高速塑料分揀設備,採用近紅外線技術,快速分揀所有塑料種類及顏色。新設備不單是處理量的增加,同時亦是質的提升,幫助碧瑤將香港收集回來的塑膠,精準及有效分揀出不同類別並轉廢為寶,有助加速業務增長。集團預計,設備全面運行後,每年可處理超過10,000噸塑料,相等於4億個塑膠樽。 為配合香港可持續發展,我們將繼續提升回收品收集及循環再造能力。我們於香港屯門環保園,與太古飲料控股有限公司及其他投資方合資開設香港首間達準食品級的PET塑膠工廠,將回收的塑膠,循環再造成可用作製造再生產品的塑片。此項目計劃現已投產,產量將續漸增加。 本集團今年推出「ESG+」方案,協助提升上市公司客户的ESG表現,有利客户安排綠色融資以及提升加入ESG指數成份股的機會。 綠色科技服務方面,碧瑤去年獲得環保署首份使用生物科技(黑水虻)轉化技術,解決香港雞糞問題的合約。該項目位於香港屯門環保園,現已進入最後調試階段,預計2022年年底前正式投產,為碧瑤綠色科技業務增長帶來動力。 本集團致力以生物科技為業務注入新動力。集團與怡和機器有限公司合作位於香港屯門環保園的生物炭工廠將於今年內進入測試階段,通過熱解技術將木質廢料轉化為高質量生物炭,達到轉廢為材的目的。 碧瑤主席吳永康先生指:「『都市固體廢物收費計劃』將於明年下半年正式推行,預計政策推行後將進一步推動市民積極循環回收,刺激回收量大幅增加。而且,隨著『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逐步落實,亦有助大幅增加塑膠飲料容器的回收率。通過這兩大計劃,預計將直接拉動本集團回收服務的業務量,為集團多年來於回收服務建設的投資及競爭壁壘,提供吸引回報。 展望未來,除了繼續大力發展現有業務外,我們會不斷尋求具有增長潛力及綠色科技的項目,為保護全球環境作出持續貢獻。」 有關集團2022年度中期業績公告詳情,請瀏覽以下網址: http://www.baguio.com.hk/zh-K/Investor%20Relations/Announcements%20and%20Notices 碧瑤綠色集團簡介: 碧瑤綠色集團(股份編號:01397)成立於1980年,是香港最大和最受敬重的綜合環境服務集團之一,提供環衞保潔、資源回收、循環再造、廢物管理、綠色科技、有機肥料及動物飼料生產、園藝綠化工程及害蟲防治等。集團為不同領域的客戶提供服務,包括政府部門、各大機構和跨國企業。集團努力不懈地提升環境、社會和管治(ESG)的表現,以推進集團的可持續發展,以實現將香港推動成為更清潔、更綠色、更健康城市的願景。 媒體聯絡:Porda HavasTel: 852 3150 6788Email: baguiogreen.hk@pordahavas.com  

騰訊雲獲Streaming Learning Center 評為擁有最出眾視頻編碼技術

根據H.264 和 HEVC 按主題編碼的標準,騰訊雲的媒體處理服務被認為擁有最佳質量和最具成本效益 香港2022年8月30日 /美通社/ — 騰訊旗下雲業務品牌騰訊雲今天宣布,其媒體處理服務(MPS)獲國際權威串流媒體技術平台Streaming Learning Center剛發表的兩份報告評選為擁有表現最出眾的視頻編碼技術。是次評選反映騰訊雲領先其他雲服務供應商,在編碼技術這個關鍵戰場上走上最前線,決定企業的視頻質量、流暢度和帶寬儲存成本。 視頻編碼:數碼化時代的必備工具 視頻編碼為壓縮視頻文件數碼信息的底層核心技術,旨在節省傳輸和儲存帶寬的同時,保持視頻的主觀質量。隨著4K或8K視頻的出現和迅速發展,加上網絡頻寬受壓,編碼技術經已成為大多數互聯網企業的重點研究領域。 根據 Streaming Learning Center 在其 HEVC 和 H.264 按主題質量報告中衡量的標準,騰訊雲獲評為是重度使用場景、流動場景和網絡電視直播(IPTV)場景的最佳選擇。HEVC和H.264乃現今世上最為廣泛應用的兩種編解碼器,兩份報告均綜合評估了不同場景下的各項關鍵指標,包括儲存和編碼成本、串流頻寬、整體視頻質量和穩定性、Per-title的編碼梯度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圖一: HEVC 按主題分佈得出整體評分概覽,分數越低表示成績越優異。騰訊雲是唯一一間雲服務供應商在兩種分佈模式中同樣獲得「優秀」排名。   圖二: 騰訊雲 MPS的轉碼率低於其他雲服務供應商,在 H264按主題得出整體比較中,三個質量指標全屬最為出色。 兩份報告的結果均突顯出騰訊雲MPS的卓越性能。報告指儘管在選擇雲服務供應商時需要考慮多項因素,但從淨成本和質量角度來看,騰訊雲確實是最為出眾。在整體性能和質量方面,騰訊雲是唯一一間雲服務供應商分別在 H.264 按主題報告的三種場景以及 HEVC 按主題報告的兩種場景中,均獲得「優秀」排名。至於成本效益方面,Streaming Learning Center在兩份報告中均提及,騰訊雲為最實惠的選項。兩份報告均旨在針對按主題編碼能力,協助企業揀選其雲編碼供應商,現已於Streaming Learning Center平台上發售。 騰訊雲國際高級副總裁楊寶樹(Poshu Yeung)表示:「騰訊雲致力為企業和組織提供最高質量和性能的服務。Streaming Learning Center的研究結果證明了騰訊雲在媒體解決方案能力方面的努力和供獻,以及我們作為雲服務供應商為自己所訂立的高門檻。現時騰訊雲的媒體處理服務經已獲各行各業的眾多國際客戶紛紛採用,將來期待可為他們的數碼化旅程提供更多支援。」 騰訊雲媒體處理服務是以雲端音視頻儲存作為基礎,提供高性能媒體處理的一種雲服務, 適用於互聯網電視(OTT)或於電腦及流動設備上播放音視頻,除具備豐富的性能外,亦符合國際對數據合規和信息安全的要求。 MPS 的應用場景相當廣泛,例如搭建視頻網站及串流平台,以及廣播電視行業、線上教育及OTT智能電視等。 圖三: 騰訊雲媒體處理服務公有雲工作流程架構圖 騰訊雲媒體處理服務亦兼顧到傳統OTT 領域自建IDC及媒資保密等私有化應用場景的需求,提供軟件即服務 (SaaS)平台軟件部署及高性能編解碼SDK Lib庫接入方式,有效提升視頻畫質及減低CDN分發流量成本,更支援視頻倍幀、去噪聲、色彩增強、人臉增強、字體增強、標準解像度(SDR)轉為高清解像度(HDR)等多項提升畫質的功能。 現時,世界各地有許多企業都能受惠於騰訊雲媒體處理服務内置的高質素及高性能的功能,其中包括遊戲直播平台GOX 及Nimo TV。 圖四: 此表以數字的形式呈現頭重分佈形態,顯示 H.264 編碼標準的服務成本和質素,並透過凸包梯形圖進行對比。騰訊雲媒體處理服務於儲存成本、串流成本及整體視頻多方法評估融合(VMAF)的表現均較其他品牌優勝。   圖五: 騰訊雲媒體處理服務以94.34的分數排名第一,能在最複雜的畫面保持最好的編碼質素,更於HEVC 標準下的低幀 VMAF指標中取得最高的評分。